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走进交口 > 交口文化

地秧歌

交口县政府 www.jiaokou.gov.cn 2018-02-28 15:37 来源:交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放大 正常 缩小

  地秧歌称土秧歌,因其活动中多在土场地转大圈,也称转圈秧歌。沿传历史较久,多活动于温泉、大麦郊、坛索一带。出场人员为17-20人,参与者仿戏剧人物化妆并表演,通常为12人。即1 组3人,共4组。每组第1人为装扮武生相,大包英雄头,身着铠甲服,手持棒棒;第2人为小旦角,花头艳脸、着裙装,手持铜璇;第3人为丑角,头戴毡笠,脸抹白心,行武打扮,身挎小腰鼓。前进时四组排成两行,入场后变为走圆圈。起舞时,武生稳跨大步摆动,相撞棒棒打节奏;旦角扭身移步,自击铜璇;丑角则活泼跳跃,左右击鼓。场上有锣鼓队5~6人以鼓乐掌握节奏,另有1~2人为领场兼唱手。唱手手持拂尘(即马尾)指挥变换动作和演唱。秧歌队的主要表演,一是掏场子, 即按一定格式变换队形,有二龙出水,四门兜底,八仙过海等名堂。二是演唱,多为四六短句的韵文,内容多以吉庆祥和为主,随意活泼,朗朗上口。如 “公元一九七八年,三中全会喜讯传,农村实行责任制,生活过得比蜜甜哼唉”。也有大套唱词,往往围绕一个故事情节来唱,如民国35~36年(1946~ 1947)大麦郊一带流行唱的大套有“十劝劝”、“下柳林”、“回娘家”。新中国建立初期,温泉一带最流行的大套是“刘二傻卖绒花”、“闹翻身”等。听大套的观众往往注重欣赏唱者的腔调嗓音。三是对赛,凡遇几个秧歌队相逢于一场,各队都从锣鼓节奏和唱腔上展开激烈的对赛,胜者往往以打乱对手锣鼓节奏,压倒对手为快事。地秧歌以其简朴的着装,不太严格的锣鼓曲调和队伍的易于组织,奔走在邻近各村之间给乡下人传送一片欢乐,尤其在用获得解放的农村,倍受人喜爱。60年代之后,随着农村形式的变化,其它文化形式的不断出现,秧歌队逐渐被取代。近几年除了个别村还组织活动外,多数地方已很难看到。

相关推荐